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More Tickets. Better Service. Lower Prices.

Buy or sell tickets for concerts, sports, or theater. You'll find a huge and affordable selection at Ticket Liquidator!
From our sponsors
Intel與AMD SoC處理器切入個人電腦市場,我們真的有需要嗎?
Apr 22nd 2014, 01:00, by bisheng

Feb46c966353206456ecd162c1e6d57f 最近 SoC 這字眼頗為火熱,有的人看熱鬧並未實際心動,看門道的人則是打算拿來做特殊運用。AMD 與 Intel 雙方在 SoC 處理器開發競賽上,都已經布局相當長一段時間,現在各自藉由不同產品切入個人電腦應用市場。SoC 看來固然新鮮,但是否能滿足你想像中的需求,乃至於得花費多少錢才能組建起來,都值得仔細思考一番。

SoC 在你我生活周遭如影隨行


▲ SoC 系統隱身在設備外殼底下,其實大家每天都會接觸到幾次。

SoC (System On a Chip,系統單晶片)如同 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處理器),都是存在數十年的科技產物,普遍存在我們的生活圈周遭,卻從未躍身成為個人用電腦。SoC 到底有什麼好處?簡言之就是整併傳統個人電腦平台主機板上,所必要南、北橋等晶片於一體,以便於將電腦系統微型化。SoC 只要能做好特定工作項目即可,因此是以合乎應用需求來量身打造,並不刻意強調運算或繪圖顯示性能。

像是幾乎家家必備的無線路由器、越來越多人購置的網路儲存器、你從沒注意過的智慧型電視等,其內部核心控制單元亦屬於 SoC 架構類型,通常稱為 NPU(Network Processing Unit,網路處理器)、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器)等等。我們在外面的食衣住行,如購票機、點餐系統等,還有工作環境工廠生產線控制機台等,此類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相當常見採用 SoC 平台設計。

SoC 化支援功能相對精簡

簡單來形容 SoC 重點,那就是大家對於各腦電腦平台,所習慣要求的效能屬於「雞肋」等級。不過 SoC 只是定義 I/O 整合程度,小而省又冷靜是應用要求,卻並未強制侷限性能表現與發展潛力。故 Intel 與 AMD 雙雙切入市場,將之引導至個人電腦應用範疇,都是能為使用者帶來更多可玩性的合理舉動。

最近追逐 SoC,得留意 AMD 與 Intel 雙方產品本質上的差異,那就是效能、塊頭、溫度、耗電量、可玩性未必同一水平上,唯一相近的可能是購置成本。但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 SoC 電腦系統嗎?或者這東西有想像中好玩嗎?以下從 DIY 電腦族角度切入來探討~

1. 處理器性能規格:

相較於 AMD 當前只有 4 款產品,消費者比較容易在零售通路市場購買到,Intel 產品線則是齊全到鋪天蓋地。

AMD 的 AM1(Socket FS1b)平台,除了 Sempron 2650(1.45GHz)為雙核心,Sempron 3850(1.30GHz)與更高階的 Athlon 5350(2.05GHz)/ 5150(1.60GHz)皆為四核心架構設計,但是 TDP 一律為 25W。

而 Intel Atom 方面,E3845(1.91GHz、TDP 10W)為四核心設計,其餘包含 E3827(1.75GHz、TDP 8W)、E3826(1.46GHz、TDP 7W)、E3825(1.33GHz、TDP 6W)、E3815(1.46GHz、TDP 5W)等皆為單核心。

Intel 將 Celeron J1000 系列定義為桌上型產品,TDP 設計規格全為 10W,包含四核心的 J1900(2GHz / 突增頻率 2.42GHz)、J1850(2GHz),以及雙核心的 J1800(2.41GHz / 突增頻率  2.58GHz)、J1750(2.41GHz)。N2000 系列則屬於行動平台定位,型號 N2900 開頭採用四核心設計,包含 N2930(1.83GHz / 突增頻率 2.16GHz)、N2920(1.86GHz / 突增頻率 2GHz)、N2910(1.60GHz)。

N2800 則為雙核心,計有 N2830(2.16GHz、/ 突增頻率 2.41GHz、TDP 7.5W)、N2820(2.13GHz、/ 突增頻率 2.39GHz、TDP 7.5W)、N2810(2GHz、TDP 7.5W)、N2815(1.86GHz / 突增頻率 2.13GHz、TDP 7.5W)、N2807(1.58GHz / 突增頻率 2.16GHz、TDP 4.3W)、N2806(1.58GHz / 突增頻率 2GHz、TDP 4.5W)、N2805(1.46GHz、TDP 4.3W)。

相信大家都知道,核心數量與時脈未必和運算性能成正比,TDP 也不等於真實消耗功率。故處理器主規格部分,倒是沒有太多值得細究的地方,吸引力得由效能測試數據來佐證。

2. 處理器安裝彈性:

在真實應用中,擴充彈性始終是消費者關注項目,這點 AMD 是比較合乎多數於期待。因為 AM1(Socket FS1b)變動的只是結構,將傳統南、北橋晶片功能整併在內,本質上仍然維持可自由插拔、搭配的彈性。反觀 Intel 方案部分,Atom 與 Celeron 都是採用 FCBGA1170 處理器腳位規格,這不同於比如 Haswell 平台那 FCLGA1150 腳位,差別是封裝方式的不同。


▲ AM1 平台處理器腳位為 Socket FS1b 規格,是大家所熟悉的可任意插拔結構。

大家所熟悉的 LGA(Land Grid Array,柵格陣列封裝),處理器封裝基板底部布滿金屬導線引腳,是透過壓合接觸來與主機板連結。也就是將處理器插入插槽後,藉由扣具向下壓力來確保貼合、固定之,相對的可以輕易拔除、更換。然而 BGA(Ball Grid Array,球柵陣列封裝)封裝方式,是在處理器封裝基板底部金屬導線引腳,矩陣編排布局錫球直接和主機板焊接在一起,故無法自行插拔。


▲ Intel Bay Trail 系列處理器示意圖,底部看似與 LGA 產品相仿,但與主機板結合的方式大不同。

這表示說,今天買了 AMD 某 SoC 處理器,如同組裝一般電腦那樣可以自由挑選搭配主機板,甚至在日後隨時進行更換、升級。而 Intel 當前產品則是被綁死,處理器、主機板規格全掌握在主機板廠商手上,得在購買時全面性比較挑選,日後想變動就只能整組砍掉重練。

3. 周邊裝置安裝彈性:

就處理器本身整合內建功能來說,AM1(Socket FS1b)功能性比較貼近標準電腦平台,是比較為精簡化的 Intel 方案來得吃香一些。它計有 2 組 SATA 6Gb/s、2 組 USB 3.0、8 組 USB 2.0,支援 SPI、SDIO、SD 記憶卡(標示為 UHS-I 介面),其餘細項不計關鍵的另有 PCI-E 2.0 通道 4 條。


▲ AM1(Socket FS1b)功能方塊圖。

Atom E3800 系列,內建整合 SATA 3Gb/s 共 2 組、USB 3.0 共 1 組、USB 2.0 共 3 組,匯流排介面則是 PCI-E 2.0 共 4 條,另外亦支援 eMMC、SD 記憶卡、SDIO 各 1 組。Celeron J1000、N2000 規格大致上相仿,但是短缺目前算是普及的 USB 3.0,這點的影響性較為顯著。


▲ Intel Atom E3800 功能方塊圖。

簡單條列出關鍵規格,熟悉 DIY 的大家腦袋應該浮現一些概念,I/O 支援功能將影響到可玩性。對於小型化應用平台而言,廠商會樂於加入 mSATA 甚至 M.2 插槽,以利於裝配固態硬碟當系統開機碟。雙方規格相較下,AM1(Socket FS1b)是比較能夠提供效能發揮空間,Intel 平台受制於 SATA 3Gb/s,無法讓標準型固態硬碟發揮全速,得配置 M.2 才能解開速度屏障。

不過得留意,Intel 產品定位本就並非效能導向,花大錢配置高速固態硬碟的真實意義值得三思,因此 SATA 介面規格不見得會是要命缺陷。反倒是有些人想著 AM1(Socket FS1b)平台,似乎很適合拿來土炮 NAS 之類應用,別忘了兩家產品的磁碟控制器並未支援 RAID 功能。此外,僅提供 2 組連接埠侷限了應用彈性,要不選購磁碟陣列卡來擴充,就是得軟體磁碟陣列功能來組建。


▲ AM1(Socket FS1b)當前可見應用形式,仍以傳統主機板居多,尺寸最小為 Mini ITX。

雙方平台都具有 PCI-E 2.0 通道 4 條,可彈性配置成 x4、x2 共 2 組、x1 共 4 組等模式,選購主機板時得留意到剩餘可用通道數量。無論主機板廠商如何堆料,乙太網路控制器基本上會瓜分走 1 條通道,再加上另外堆上的 USB 3.0 控制器、M.2 或 Mini PCI-E 插槽等,一旦使用都將會再占用掉寶貴的可用通道。或許你最終能得到的空閒通道,也就只有 2 甚至是 1 條,應用彈性頓時銳減。


▲ Intel Celeron J1000 系列也以主機板零組件之態最為常見,而且多為 Mini-ITX 尺寸規格。

應用範疇得明確、購買前三思

那些採用 Mini ITX 尺寸主機板設計方案產品,固然能讓玩家們輕易 DIY 組裝,但相對也侷限了產品樣貌,組合體積通常無異於標準桌上型處理器。至於規格被綁死的產品,則是可以變化出更多樣貌,特別是可以做到相當小、微型化。舉如我們不久前所介紹的 ECS LIVA,此外還有 Intel 近期新款 NUC 等,都是相當好的超迷你產品範例。


▲ Intel NUC 也推採用 Atom E3800 系列處理器的版本,但產品設定並非直指個人應用市場。

目前冒出頭切入個人市場的 SoC 產品,可談探討面向相當多,以上僅先就基本概觀談論起。得留意,我們無法對當前的 SoC 效能表現要求太多,必須避免用對待個人電腦的觀點來審視它。此外是如果受制於主機板規格,進而採用固態硬碟來當系統碟,相對也會墊高組裝成本不少。對 SoC 心動之餘,建議仔細評估其效能表現、是否足以勝任應用範疇,乃至於總和花費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才不會白花了冤枉錢。

延伸閱讀:

6000元有找x86迷你PC,ECS LIVA內藏Intel SoC、雙頻網卡,用行動電源照樣跑

AMD 新一代 Athlon、Sempron 開賣,AM1 腳位 SoC 處理器 1800 元有找

晶片組沒了!AMD新架構Kabini,5大socket AM1主機板搶先看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零組件, 電腦王, intel, cpu, amd, 教學, 新聞, 技術研究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hh44i3lg0n8v 的頭像
    qhh44i3lg0n8v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qhh44i3lg0n8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