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Don't wait in line!

Buy your movie tickets online. Find reviews, trailers, and more at Fandango.
From our sponsors
繼承NVIDIA晶片組意志的顯卡,ROG Striker復出作Asus GTX 760 4GB
May 14th 2014, 07:00, by qhua

39d26e13b435a85b6b8829c7f2411f90 或許大家對ROG這個代名詞並不陌生,但你有可能不知道ROG底下的產品線歷史沿革,第一代ROG應該要屬Commando,其後才有分支為初代晶片鼎立的時代,Crosshair(AMD專屬)、Blitz(Intel專屬)、Striker(NVIDIA專屬),或許很多人曾經擁有過Crosshair、Blitz,不過Striker則是經典中的經典,其中SLI技術曾為NVIDIA的專屬技術,也曾經為Striker系列最大的特色賣點,不過隨著NVIDIA不再生產晶片組後,Striker系列也隨之煙消雲散。

睽違多年,重新返回戰場執行任務

雖然Striker已經消失匿跡好多年,不過今年華碩推出的新玩具也非常多,如Hero、B85 Pro Gamer、Ranger,而Striker也隨之重新回歸到現役產品線中,當然它的位置仍然是在NVIDIA,畢竟本來Striker這個產品代號就是屬於nForce晶片組,理所當然也是會專屬於NVIDIA顯示晶片,而非AMD產品。

而第一款復出作就是Striker GTX 760 4GB,若是以NVIDIA晶片來定義它的產品屬性的話,那麼就是位於中間偏高的等級,加上4GB翻番記憶體,比起一般版本的2GB還要更適合在大型遊戲中提供玩家順暢的遊戲過程。

▲Striker系列自從nForce晶片組不再推出後就消聲匿跡。

黑紅配色,一脈相承

可以看到Striker GTX 760採用黑紅配色的主色系,與目前現行的「後期ROG」各個產品的主色調一致,或許有些初入門的新手玩家覺得ROG就是黑紅主色調,其實最初的ROG並不是黑紅色系,而是以黑、藍、白做為產品設計的主元素,其中由Striker II Extreme這張最後的nForce晶片組經典就可以略之其一,一直到Rampage II Extreme這張末代初期ROG可以略之其二,從此之後才全面更改為目前的黑紅主色調。

▲ROG目前的主要色系都是以黑紅為主。

Cooltech風扇仍然堅守崗位

Striker GTX 760的散熱器仍然可以看到Cooltech風扇在其中,融合軸流、離心扇的設計,可以加強顯示卡在機殼高溫的環境內將熱量主動導出機殼外部,避免堆積過多的廢熱在其中降低解熱效率,雖然這麼做的立意良善,不過實測後其實這個風扇能夠加強的效果有限,主因在於離心扇最重要的閉鎖式風道並沒有形成,導致沒有辦法將廢熱完全導出,在中途就從風扇罩的缺口中洩出,加上其實可以看到離心扇的扇葉偏短,效果並不能完全媲美公板卡中的離心扇完整架構。

散熱器結構則是分為3個主要結構,分別為強化背板、PCB主體,還有散熱器,並沒有Matrix R9 290X額外增加的強化支撐架,就整個結構上來看,強化背板並沒有特別與I/O擋板做90度L型的接合,在抗彎能力上並不夠全面,甚至可以說不夠,另外強化背板的部份有貼上絕緣塑膠片,但並沒有散熱墊,其實是非常可惜的一點,因4GB容量其實不只佈局在顯示卡正面,背面其實也有,並未特別考量這部份,算是小缺陷。

▲Cooltech風扇目前已經導入華碩顯示卡各個系列產品中。

▲結構分為3個部分,缺少了強化支撐架是最為可惜的一點。

呼吸燈成座上賓,3色隨負載程度變換

呼吸燈一直是ROG產品中的一個特色,只要情況允許,華碩大多數的ROG產品都會有呼吸燈,初期呼吸燈的作用其實就是裝飾品,並沒有特別的意思或者用途,不過在Matrix R9 290X之後,顯示卡上的呼吸燈就成為了辨識核心負載程度的標示,其中Matrix R9 290X為4色設計,分為輕、中、重載還有Safe Mode,不過Striker GTX 760少了Safe Mode的按鈕,理所當然不會有這個燈號,最終只會有3種顏色,當然這個功能裝入非透側的機殼之中並沒有任何意義,不過身為玩家,擁有透明側板的機殼佔了絕大多數,即使機殼本來沒有,玩家也會想辦法割出有型的透側。

至於呼吸燈是怎麼辦到的?在Matrix R9 290X是採用iROG那顆晶片達成這個功能特色,而在Striker GTX 760呢?由於本身並沒有iROG這個控制晶片,所以華碩在頂端增加了一顆Diodes AS324M這顆4段運算放大器,能夠提供裝在散熱器上的LED變色的功能。

▲呼吸燈一樣按照核心負載程度來改變顏色。

▲AS324M這顆4段運算放大器則是提供LED變色的功能。

熱導管冗餘問題不再

從前幾代的產品中我們其實都可以發現熱導管冗餘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甚至在Matrix R9 290X之中有2根熱導管是無法直觸核心,不過這個問題在Striker GTX 760中並沒有發生,採用2根8mm、1根10mm的結構讓這3根熱導管剛好可以直觸在核心上,並沒有任何一支熱導管出現冗餘,另外除了熱導管採用HDT(熱管直觸)架構之外,熱導管與鰭片之間採用的是回流焊的接合技術,能夠擁有比穿Fin更好的傳導效果,當然鰭片之間是採用扣Fin維持密度,避免拖焊的部份造成鰭片密度參差不齊。

▲由散熱膏的痕跡可以看到並沒有熱導管冗餘的問題。

供電迴路各自獨立,互不干涉

ROG產品大多主打遊戲、超頻,二合一的功能,那麼理所當然在供電迴路設計上會是採用各自獨立的架構,核心自成一路、記憶體則是另一路,互不干涉,提供更好的調節與靈活性,核心採用6相、記憶體則是2相,不過由於NVIDIA的供電結構並沒有I/O這一個獨立單相,加上共計8相的迴路在諾大的PCB中顯得渺小,故2個迴路分別位於顯示卡的左右2側,左邊為6相核心,採1上2下的結構,其中UBIQ M3054M為上橋、M3056M為下橋,控制器則是已經打磨的Digi+ ASP1212,不過仍然可以看到MOSFET Driver為IR3598,屬於1對2的Driver,所以可以看到只有3顆控制器在上面即可控制完整6相核心迴路,而記憶體迴路則是2相,位於顯示卡左側,一樣是採用1上2下的結構,組成方式與核心一樣,控制器則是upi-semi的uP1631,2相控制器。

就整體結構來看,用料都屬於中高階常見的元件,並沒有出現Matrix R9 290X所採用的德州儀器NexFET,用料等級上Matrix與Striker並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嚴格來說Striker低上了好幾個檔次,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GTX 760這顆核心就算堆滿好料上菜,它一樣不可能飛天遁地。

▲紅框為1上2下MOSFETs,黃框為PWM控制器。

▲紅框為1上2下MOSFETs,黃框為uP1631,2相控制器。

電壓量測點仍在,提供極限超頻

雖然說就算上滿好料的GTX 760也不可能變身成為GTX 780Ti,不過既然歸屬於ROG系列,基本上就是主打超頻功能,所以極限超頻必備的電壓量測點仍然有提供,另外電壓量測點上面的PCB切割線,在通電的時候其實是會有一條紅線,不過目前並不清處該線是否具備其他特殊用途,又或者是純粹裝飾。

▲ROG專屬特色之一,電壓量測點。

下一頁:決戰4K之顛,效能完整實測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零組件, 電腦王, 顯示卡, nvidia, 評測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hh44i3lg0n8v 的頭像
qhh44i3lg0n8v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qhh44i3lg0n8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