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周圍環繞著形形色色看不見的訊號,如果它們變得可見,世界想必會大不相同。藝術家、視覺化研究者 Nickolay Lamm 曾展示過 Wi-Fi 訊號的樣子,現在他們描繪手機訊號視覺化的世界。乍一看,這些視覺化的圖像只是看起來像某種難以辨認的蜂巢訊號,但在這些迷幻的色彩的背後卻有著深刻的科學原理。

我們周圍環繞著形形色色看不見的訊號,如果它們變得可見,世界想必會大不相同。藝術家、視覺化研究者 Nickolay Lamm 曾展示過 Wi-Fi 訊號的樣子,現在他們描繪手機訊號視覺化的世界。
乍一看,這些視覺化的圖像只是看起來像某種難以辨認的蜂巢訊號,但在這些迷幻的色彩的背後卻有著深刻的科學原理。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 Danilo Erricolo 教授、南伊利諾大學 Fran Harackiewicz 教授等專家對這個迷幻的項目做了解釋:
芝加哥城概念化後呈現為由行動基地台網路構成的、有規律的六邊形網格,這些基地台位於六邊形的角上。每個扇形區域中的輻射圖案代表了被分配不同頻率的不同使用者,這些用戶的訊號結合起來,在一瞬間形成一個可感知的顏色。
圖中的不同地區的頻道組合分別都用不同的顏色表示。這些組合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不同的使用者被分配不同的頻道而處在迅速變化中。如果你要拍攝這些「快速變化」,你可能看到如圖中一樣各種各樣的色彩。你會發現,靠近市中心的區域會有更多使用者,與其他地區為相比,較小體積的「六角形蜂巢」就能為相同數量的使用者服務。

▲這裡是紐約市,有著無數的屋頂訊號發射器。

▲藝術家們也渲染了好萊塢山的訊號輻射。遠端塔向三個方向發出三種頻道的輻射,分別由紅、黃、藍表示。背後則是擁有 3 個扇形區域的輻射的一個個基地台。(Gizmode)

▲Nickolay Lamm 曾展示過 的Wi-Fi 訊號的樣子

▲Nickolay Lamm 曾展示過 的Wi-Fi 訊號的樣子
